南昌市第九医院检验科现有职工36人,党员6人,是一个整体综合素质高,工作成绩优异的团队。检验科的工作宗旨是一切为了病人,服务于病人,一切为了临床,服务于临床。科室明确定位,努力当好辅助科室、服务一线的角色,为医院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检验科全体同志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医院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开展新项目,推动新技术的运用,在工作量逐年增长的同时,确保质量也不断提升,满足临床和群众需求。不管是日常工作还是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科室党员同志一直以示范岗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锤炼党性,将带头服务和不怕苦的奉献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积极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本次疫情防控战中,南昌市第九医院检验科的同志们在一线“与病毒比速度,同死神抢时间”!科主任孙华宝同志从1月16日开始,就组织全科人员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的相关培训,在微信工作群内不间断地发送防控手册、指南、诊疗方案,督促大家积极学习,以确保每个人做好防护和备战准备。战疫打响之后,1月21日,检验科积极响应院方号召,在南昌市率先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协助临床加快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在医院部署组建应急梯队后,检验科孙华宝、赖启南、王涛、杨婷、熊德琴、胡俊等党员同志积极响应,主动请缨。疫情面前,谁都怕,但因为责任在肩,使命在心,为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他们毅然选择逆向而行,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
自开展核酸检测以来到8月末,检验科共检测病毒核酸21000余人份,目前每天平均开展检测130人份以上,最快4.5小时内可出结果。由于检测标本量大,程序复杂,耗时长,以赖启南同志为组长的PCR核酸检测组的同志们,经常是上了一天白班,顾不上吃晚饭又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加班至凌晨一二点是常态。因为要直接接触病毒标本,操作者必须战胜心理上的恐惧和压力,还要承受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的痛苦,每完成一批标本检测,他们早已汗流浃背、衣衫湿透。在检测的过程中,病人的鼻咽拭子、血液等标本中都可能存在病毒,而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开关试管盖、离心等操作都会产生气溶胶,都有可能接触到病毒,如果没有严密的防护设施保障,其操作风险可想而知。
自疫情爆发以来,各地防护物资均极度缺乏,为减少实验室感染风险和节约防护用品,在开展检测的这几个小时里,他们坚持不上厕所不喝水,日常的饮食标准是“少吃饭、少喝水”。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实验室里异常闷热,噪声也大,实验时需要精力高度集中,加之长时间的忍饥挨饿,一次又一次的检测,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考验。
对很多人来说,新型冠状病毒都像无处不在的恶魔。面对恶魔,检验人无所畏惧地逆行而上,频繁且长时间与病毒“亲密接触”。从战役打响至今已经8个月了,每一个日夜,他们都在坚守,没有一次退缩,没有一人逃避。非常时期,他们懂得,他们是这个无硝烟战场上的技术尖兵,他们的岗位无可替代。
虽然疫情已平稳,但他们将一直保持战时状态,直至彻底打赢这场战疫!
赖启南党员先锋示范岗:
赖启南,男,硕士研究生,主管技师,检验科PCR组组长。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从事病源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方向的检验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期刊1篇;参与省卫生厅课题1项。
科室党员:孙华宝、赖启南、王涛、杨婷、熊德琴、胡俊
链接:检验科介绍
现有工作用房1000余平方米,实验室按国家生物安全Ⅱ级标准建设。设有8个专业实验室:临床检验实验室、生化检验实验室、免疫检验实验室、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实验室、急诊检验实验室。
科室特色:
对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病、泌尿系疾病、内分泌疾病及肿瘤等开展多种检验项目。其中部分检验项目具有医院专科特色,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如:高敏肝炎病毒核酸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含YMDD野生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肝纤维化五项检测(Ⅲ型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纤维连接蛋白),自身免疫肝病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测定,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测定,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 CD3 CD4 CD8,CD3/CD16+56,CD3/CD19,CD80 CD86等流式细胞分析项目检测,非肝炎病毒病原体检测,艾滋病检测,梅毒螺旋体检测,各种肿瘤项目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