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口服后,可经胃肠道吸收而作用全身,或滞留于胃肠局部。口服是较安全、方便和经济的用药方法,也是最常用的。
【用药次数】
大多数药品是每日三次,以使血药浓度平稳;在体内消除慢的药品,可每日二次( 如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噁唑) ,或一次( 多西环素、氨氯地平);有的药须一天5次(阿昔洛韦)。长期服药,要警惕可能引起药品在体内的蓄积而中毒。
【药品的服用时间】
清晨空腹:
1.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强)龙、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氟美松)等人体激素的分泌高峰在早上八点,避免对激素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反射性抑制作用,可减少不良反应。
2. 长效降压药: 如氨氯地平、贝那普利 、缬沙坦;
3. 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
4. 驱虫药: 如四氯乙烯、甲硝唑;
5. 盐类泻药:如硫酸镁。
餐前(餐前30-60分钟)
1. 止泻药:如鞣酸蛋白、药用炭;
2. 胃黏膜保护剂:如氢氧化铝;
3. 促进胃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比利;
4. 降血糖药: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5. 抗菌素:如头抱拉定、头孢克洛、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异烟肼、利福平。
餐时:
1. 助消化药:如复方消化酶、胃蛋白酶;
2. 降糖药: 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伏格波糖、格列美脲;
3. 非甾体抗炎药:吡罗昔康(炎痛喜康) 、美洛昔康(莫比可);
4. 治疗胆结石和胆囊炎药:熊去氧胆酸(护肝素)。
餐后(15-30分钟):大部分药品可在饭后服。
1. 刺激性药品:包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 、布洛芬;
2. 维生素: 如核黄素( VB2 );
3. 其他:如普荼洛尔、苯妥英钠、螺内酯、氢氯噻嗪。
睡前:
1. 催眠药: 水合氯醛、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地西洋(安定)、硝西泮(硝基安定) 、苯巴比妥(鲁米那);
2. 平喘药:如沙丁胺醇、氨茶碱;
3. 降血脂药: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
4. 抗过敏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赛庚啶、酮替芬;
5. 缓泻药: 如酚酞(果导)、比沙可啶。
【需要嚼碎服用的药品】如胃舒平。
【不可嚼碎服用的药品】如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胶囊。
【不宜用热水送服的药品】如助消化药、维生素、止咳糖浆。
【宜多喝水的药品】如平喘药、利胆药、HIV蛋白酶抑制剂、双磷酸盐、抗痛凤药、抗尿结石药、电解质。
【抗菌素的正确服用方法】
1.需要多喝水的抗菌素
磺胺药主要由肾排泄,在尿液中的的浓度高,氨基糖苷类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拉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对肾的毒性大。
2.不宜与乳制品或食物同服的抗菌素
服用喹诺酮类抗菌素,特别是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时,如与牛奶一起服用,其血浆药物浓度比白开水送服的的浓度降低50%。头孢拉定与食品可延迟吸收;头孢克洛与食物同服所达血浆药物峰值浓度仅为空腹服用的50%--75 %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的吸收也受食物的影晌。
3.可以与乳制品或食品同服的抗菌素
药品罗红霉素若与牛奶同服,因脂溶性增强而吸收良好。
【微生态制剂应用】包括益生菌等制剂
有些微生态制剂要求低温(2℃-10℃)下保存,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有些活菌不耐酸,宜在餐前30分钟服用,如双歧活杆菌活菌(丽珠肠乐);大多数微生态制剂不耐热;微生态制剂不宜与抗菌素、小檗碱、药用炭、鞣酸蛋白、铋剂、氢氧化铝同服,以免杀灭菌株,可错开2小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