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肝硬化是怎样形成的
●肝硬化是由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以及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而导致肝脏变形、变硬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
●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我国肝硬化半数为乙肝病毒所致。乙肝病毒感染者约10%转为慢性乙型肝炎,而其中约5%患者久治不愈会形成肝硬化。
肝硬化的发展有一个由轻到重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
临床常见表现:(图见P7)
●代偿期(早期):无明显症状,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部不适等;
●失代偿期(晚期):出现腹水、腹壁静脉曲张、肝掌、蜘蛛痣等表现;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2得了肝硬化莫惊慌
许多患者一旦检查发现得了肝硬化就非常恐惧,就好像世界末日到来一样,其实除了少数晚期失代偿性肝硬化外,大多数患者经过有效治疗都可过上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甚至不少患者仍然能够获得长寿。因此正确对待肝硬化的诊断,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治疗非常关键。一旦被诊断为肝硬化,建议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明确导致肝硬化的原因
去除病因才能阻止肝硬化病变的进展,如果是慢性乙肝造成的,应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是长期饮酒引起的,应马上戒酒。
第二,检查肝功能
如果血清转氨酶升高,证明肝炎仍然在活动,应尽快有效护肝,使肝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只有控制了肝脏炎症才能有效阻止肝硬化的发展。
第三,评估肝硬化并发症的情况
并发症主要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腹水和肝癌,并发症的出现可进一步导致肝脏功能状态的恶化,可能会加速肝硬化的发展,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所以患者应尽快进行B超、CT、胃镜等检查,根据并发症程度由有经验的肝病科医生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3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致死率较高。常见症状有:呕血与黑便、头昏、心慌、乏力、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临床处理可分为三大类:三腔两囊管机械压迫止血、药物治疗以及内镜下硬化或者套扎治疗。
内镜治疗是通过对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或者结扎、栓塞等措施使曲张静脉发生炎症、缺血坏死,从而达到闭塞血管,实现对曲张静脉出血防治的目的。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一线治疗手段。
内镜治疗的方法有套扎法、硬化剂注射以及组织黏合剂注射法等。
4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内镜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治疗
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率高达50%,反复出血率高达80%,内镜下治疗的目的就是控制急性破裂出血,并尽可能使静脉曲张消失或者减轻,以防止再出血。
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套扎术、硬化剂及组织黏合剂治疗,因其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而成为目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线治疗。
适应症:
1 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2 外科手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再发;
3 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虽然无出血史但存在出血危险倾向;
4 既往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
疗程:
1 套扎治疗间隔10-14天可行第2次套扎,直至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胃镜,然后每隔3个月复查第2、3次胃镜,如有复发必要时进行追加治疗。
2 硬化治疗第1次后,再行第2、3次治疗,直至曲张静脉消失或者基本消失。胃镜复查间隔同套扎。
特别提醒:系统、连续、彻底根除曲张静脉是有效防止出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