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乙型肝炎已不再陌生,但引起的肝炎的病毒有多种,其中丙肝也是主犯之一,由于人们对丙肝的了解甚少,从而忽略了丙肝的筛查,而使在悄然无声中对人们产生影响。
有资料显示,1992年全国普查中发现丙肝患者大约占总人数的3%,换言之,我国大约有千万的丙肝患者。
丙肝的一大特点是“悄然无声”-----临床表现不明显,也就是病人无明显的乏力、纳差、恶心,甚至尿黄等症状,但值得注意的是丙肝特容易转为慢性,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比例甚高。
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大部分病人是体检或献血时被意外发现,可以出现转氨酶的反复波动,丙肝病毒属嗜肝病毒,即对肝脏有特殊的嗜好,进入体内后特别容易在肝脏内潜伏下来,进行破坏。
感染丙肝的患者几乎70%是由于输血造成的,另外一部分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如反复针灸、纹身、扎耳洞、镶牙、拔牙等,所以对于曾用过血制品、输过血的人或有以上不洁途径者均应进行丙肝抗体检测。
来自国外的一些报告,对于某些特殊患者如血友病、静脉内滥用毒品成瘾者、或血液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4%、70%及20%,比一般人群明显升高,同性恋及性滥者也有较高的发病率。
因为丙肝的隐蔽,患者被诊断时已有一二十年的感染史了,丙肝的潜伏期可为2-27周,对于血制品引起的丙肝病毒感染潜伏期略短。丙肝进入体内后躲过抗体免疫部队,而在肝细胞内炎症反应,也可以在肝外出现一些表现,如干燥综合症、皮疹、关节痛等。
丙肝病毒对肝脏破坏是非常隐蔽的,很多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功能检查经常表现为正常,所以容易被漏诊。而人体一旦感染丙肝病毒,转化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几率比感染乙肝病毒要高。医学研究表明,在丙肝慢性感染者里,如果不进行早期的及时治疗,大概有60%~80%的病人会发展成慢性肝炎。加上丙肝的症状不明显,使人们忽视就诊,更容易因此耽误了治疗。久而久之,慢性丙型肝炎会逐渐缓慢地产生肝纤维化,发展至肝硬化,个别人还会发生肝癌。
与乙肝只能控制病毒、无法治愈不同,丙肝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由于感染丙肝病毒后症状比较轻微,病情隐蔽,容易被忽略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机会,所以丙肝治愈的关键要早发现早治疗。慢性丙肝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抑制病毒,稳定病情,预防和控制丙肝向肝硬化肝癌方向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控制慢性丙肝的关键。只要丙肝患者得到及时、正确、合理的治疗,就完全有可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