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HBV),约3.5亿人为现症慢性HBV感染者,其中15%~40%的HBV感染者在一生中可能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肝癌、肝硬化、肝衰竭。作为肝炎大国,我国HBV感染率为57.6%,携带率为9.75%。专家认为在目前药物治疗的现状下,乙肝治疗策略最根本的就是规范。
只要大家留心一下身边的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一些治疗乙肝的广告铺天盖地,有的声称具有抗病毒作用,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使所谓的“大三阳”转阴,有的宣称有保肝作用,能恢复肝细胞的功能,清除毒素和体内“垃圾”,还有“基因治疗”等此种种,不一而足。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既然有这么多特效药,为何乙肝患者仍未见减少?他们依然在到处寻医问药,既浪费了钱财,又花费了精力。如果把这些广告中介绍的“药物”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其中有相当一大部分实际上不是药品,而是“保健”食品。乙肝病毒在人体内的持续存在是造成肝病的主要原因,只有把病毒除掉才是治本之法。在病毒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所谓的“保肝药”不过是一种对症或辅助疗法,至于所谓的“转阴药”,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药物可使“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转阴,真正有效的药物应是使HBV-DNA持续转阴(或低水平),持续HBeAg/抗HBe血清转换,ALT正常,最终HBsAg转阴。故所谓“乙肝阳转阴”、“转阴汤”此类药,只不过是欺人之谈。所以希望广大乙肝患者不要被各种广告所欺骗和愚弄。专家建议,乙肝患者只有到正规的肝病专业医院就诊,才能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确保病情得以控制好转,早日得到康复。
规范慢性乙肝治疗,首先应对关键问题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比如乙肝表面抗原消失是病情缓解的最可靠指标,但这在当前临床上可行性不高,属于“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因为考虑到HBV具有高度变异的特点,且易产生耐药性影响疗效,从而使慢性乙肝具有难治性与复杂性。对于慢性乙肝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抗HBV病毒治疗尤为重要,而且特别要强调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共识”范围内规范化治疗,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对于药物治疗应掌握好适应症,剂量和疗程,在用药过程中和停药后均要加强监测,保障安全治疗,争取最佳疗效。尤其应避免没有适应症随意用药、盲目联合用药、盲目加大剂量、减少剂量或随意停药。同时,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也应贯彻。由于每个HBV感染者感染方式、年龄、免疫状态、病毒水平、变异情况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性各有不同,应根据药物性及患者特点安排具体治疗计划。对慢性HBV感染者,应进行监测,并给予长期间断性、有针对性的治疗。由于无法预测慢性乙肝的进展情况,所有存在病毒复制的慢性乙肝患者均应早期治疗,这不仅可以改善预后,预防并发症的出现,还有助于阻止病情发展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当然,决定开始治疗的时间也必须仔细权衡长期治疗的效价比、危险性以及患者的意愿、年龄、状况和肝病的严重程度。而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阻止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的发生。治疗乙肝要到设备齐全、检测条件好的专科医院,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请乙肝患者相信科学,千万别急病乱投医,以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