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南昌市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南昌市中心医院(青山湖院区)承办的“肝衰竭诊治规范与人工肝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在南昌盛大召开。同期举办的还有南昌市医学会肝病专业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以及中国肝衰竭血液净化诊疗(远航)项目・2025年“人工肝技术规范”全国巡讲(闽赣站)。南昌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彭雪琴(牵头党委工作)出席会议并致辞,南昌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刘蔓珍出席会议。会议由南昌市中心医院(青山湖院区)重症肝病科主任熊墨龙主持。来自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专家、同仁共计200余人参会学习。
在致辞中,彭雪琴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医疗卫生事业必须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宗旨。肝衰竭作为肝病领域的危急重症,其救治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期待通过此次系统化的学习,能够促进区域内人工肝诊疗操作朝着标准化、同质化方向发展,让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患者的生存希望。同时,借助多模式人工肝实操演示,提高县、市级医院对相关技术的可及性,推动优质医疗技术下沉基层。
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内权威专家齐聚一堂,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这不仅是对江西省肝病学界的一次“精准赋能”,更是构建“肝病诊疗区域协作体”的关键实践。会议紧密围绕肝衰竭诊疗与人工肝技术革新展开,精准直击临床难点,积极回应时代对肝病诊疗的需求。人工肝技术,特别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的规范化应用,成为了扭转肝衰竭危局的关键所在。会议期间,专家们针对DPMAS全流程规范化操作进行了深度研讨,有力推动了技术标准化的落地实施。
此次会议内容丰富多样,兼具广度与深度。一方面,积极拓展肝病综合诊疗体系,强调内科与外科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深入探讨乙肝功能性治愈的突破路径、干扰素再治疗的临床决策以及丙肝的诊治等前沿课题,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对疑难病例的多维度剖析,从实战角度锻炼临床思维,采用多学科MDT模式,积极响应“三医联动”改革号召,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切实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整合医疗模式。

当前,肝病学科正从经验医学向精准医学深刻变革,只有持续关注规范化诊疗、技术创新以及多学科协作,才能够攻克复杂肝病的救治难题。全体参会人员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医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将所取得的学术成果转化为守护赣鄱百姓健康的坚固屏障,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来自肝病领域的“江西力量”。
(重症肝病科 甘达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