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解难 “品管圈”让质量升级-南昌市中心医院(青山湖院区)
  • 官方微信

    南昌市第九医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南昌市第九医院

  • 医院动态
    网站首页 > 医院新闻 > 医院动态 > 正文

    “组团”解难 “品管圈”让质量升级

    来源:南昌市第九医院    点击:



    圈员开展圈活动
     

      排雷圈、微笑圈、毛线圈……这些看起来很卡哇衣的名字可不是食品的名称,而是医院各个品管圈的圈名,每个名字下都有5至10名圈员,圈员们一起想办法,从细微处入手,共同解决身边的质量问题,以全面提升医疗品质。

      品管圈是基层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有效载体,由日本经济管理学家石川馨博士提出,继承美国Deming[戴明]教授的PDCA质量管理理念,一般用于企业的质量和服务持续改进。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质量改善小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圈手法(QC新旧七大手法),来讨论、发现并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从而改善品质、提升效率、降低作业成本,使一线重地成为品质管制的核心。目前,医院已注册10个“品管圈”,其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有8个。

      “品管圈”之路:边走边摸索

      “当一个医院发展到一定规模、到达一定高度,这时候便十分需要采取更科学的管理手段,否则医院的发展必定止步不前,当其他医院充分采用先进管理理念、管理工具的时候,你的医院便惨遭淘汰。”台湾管理专家马作镪博士在为医院进行的品管圈培训课程上如是说。

      邹正宇院长深谙此理。经过认真筹备,2012年年中,“品管圈”这样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洋玩意儿便在医院落户。为了让品管圈活动有效开展,实现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医院高度重视,专门出台《南昌市第九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实施办法(试行)》以及《南昌市第九医院品管圈成果评审及奖励办法(试行)》,从而建立了品管圈活动的管理与激励机制,以此调动全院职工参与品管圈活动的热情。

      医院“品管圈”活动实际上是医院质量文化的一次再造,从院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普通职工,每一个人都初学、初试。2012年4月、5月、6月,培训月月推进,医院品管圈推进办公室的全体成员先学先试,承担全院的培训与辅导任务,从品管圈的基本概念、实施步骤、常用手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基层科室的员工正确理解和领会品管圈的精神,教给他们正确的使用各种质量工具,使得基层员工在做圈活动的同时,既学到了质量改善的工具与方法、又解决了工作中的质量问题,既增进了团队感情,又体会了快乐工作的成就感。

      自主管理: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检验科,一个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的科室,对于标本检测质量的把控至关重要。去年8月,检验科组建“毛线圈”,将“降低不合格标本数”作为首期活动主题。圈长齐晓彤说:“从患者就医采集标本开始到最后报告给患者结果,检验工作如同一个圈一样。这个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导致整个检验结果出错。我们希望‘毛线圈’的圈员们共同努力来解决环节问题。”

      肝四科“微笑圈”圈长刘佳告诉笔者,当“品管圈”这样一个概念被传达到自己的时候,她曾深深怀疑其是否有效。“我以为又是什么‘政治任务’,起初参加品管圈培训的时候只是抱着看看的心态。几场培训下来,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大家召集起来组了一个圈。”经过将近1年的圈活动,刘佳说:“‘品管圈’给基层员工提供了一个展示聪明才智、发现解决问题、自主管理的舞台。通过这样的舞台,大家敢于向存在的问题叫板,敢于向新领域挑战,让我们每一个职工都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自从有了“圈”,科室的文化氛围渐渐变了,员工从过去的被动接受任务到主动发现问题,从单纯的完成任务到优化行为,大家都争着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初露成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张大爷是肝四科的“老病号”。笔者在病房见到他时,老人正坐在病床上,一旁的护士在帮他理发。老人一个劲地举着大拇指向记者夸赞护士好、医院好。

      就在去年,张大爷刚入院的时候,张大爷连续两天投诉肝四科。“你们医院怎么这样搞的,被子都不换的吗?”而此刻的张大爷却说:“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这次住院发现病房特别整洁,被子更换也很及时,这样的住院环境才让人心情愉悦!”原来,自该科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我们这期品管圈活动的主题就是减少晨晚间护理不良件数,半年多来,通过我们圈员的共同努力,影响晨晚间护理质量的不合格件数从308件下降到143件。我们的护士都能严格按照晨晚间护理流程执行,晨晚间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病人的住院环境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也从82.5%上升到97.03%。”护士长熊萍介绍。

      高峰时段呼叫器响铃率高,是肝一科和肝二科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前常遇到的难题。“以前在这里住院,反正就是铃声响个不停,护士到处跑,可是等我输液都快结束的时候往往还是没有护士过来。”王女士说。“现在变化倒真是挺大的,这铃声响的次数明显少了,护士看起来也是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自组建“同心圈”之后,肝一科和肝二科的呼叫器响铃率从87.5%下降至23.52%,患者满意度上升至99.17%。“实践可以证明,品管圈带来了服务质量的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效果是明显的。”付军说。

      (院办 陶巧珍)